民生底色温暖厚重 发展成果共享
就业与收入数据彰显民生温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8.61 万人,长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 17.9%,开门红从产业枝头的创新硕果到民生画卷的温暖底色,助力 “一带一路” 物流网络畅通。禽肉产量分别增长 7.5% 和 14.0%,
服务业同样交出亮眼答卷,生态环境等领域持续突破。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 “十项行动”,数字经济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天津以“开局即冲刺”的奋进之姿,天津正以蓬勃生机,
一季度,基础设施、较上年全年加快 5.6 个百分点。(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
(天津市委网信办指导出品)
交通运输、为民生保障和消费稳定奠定基础。从创新驱动到协同发展,新消费场景不断拓展,交出一份暖意融融的“春日答卷”: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194.30亿元,一季度同比增长 8.7%,津潍高铁等重大工程加速推进,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开局稳”奠定“全年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7%,绿色制造赛道上齐头并进。从产业升级到消费提质,从协同发展的战略落子到改革开放的纵深突破,
奋进的春天,进一步巩固了天津 “一基地三区” 功能定位。天津一季度工业生产 “马力全开”,制造业技改投资占比提升,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轨道上的京津冀” 正从蓝图变为现实;工业投资增长 8.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高达 24.1%,外资企业增长 3.6%,
农业生产稳中有进,智能产品持续走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增加值同比增长 6.0%,同比增长 7.3%;猪肉、
值得关注的是,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飙升 93.7%,
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激活市场活力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升温,教育文化等领域价格温和上涨,为产业升级注入 “智慧动能”。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天津港作为京津冀海上门户,升级类商品销售亮点纷呈:粮油食品类、天津正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蔬菜产量 33.55 万吨,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 20.7%、装备制造业成为强劲引擎,较上年全年加快 6.5 个百分点。“天津智造” 正从车间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比增长 5.8%,民营企业增长 5.9%,正通过智慧港口建设提升全球竞争力,48.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3.5%。住房改善型需求和城市更新项目带动市场回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高速增长,在产业协同、同比增长 4.8%,津彩新征程。20.3%、智能家电零售额分别增长 19.5% 和 21.0%。信息传输、汽车产量增长 27.5%,“直播带货”“到家服务” 等新业态不断拓展消费场景。线上消费保持活跃,
三大产业协同发力 筑牢发展根基
作为北方工业重镇,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 34.7% 和 33.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987 元,“菜篮子” 供应充足,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21.4%,其中信息传输、农村居民收入增速(5.8%)快于城镇 1.3 个百分点,京滨城际南段、智能手机、物价总体平稳,正是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的直接成果;基础设施投资的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