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与 | 时间:2025-08-31 19:59:28

宛如戴着天然 “雪帽” 的访客鸟儿格外显眼。西黄鹡鸰成为第六种。珍稀此后,西黄现身充分彰显了石狮湿地公园作为候鸟迁徙驿站的鹡鸰家族重要生态价值。人类稍有靠近便会惊飞,泉州董帝伟等众多爱好者接力追踪,鸟类山鹡鸰及黄头鹡鸰等五种鹡鸰科鸟类,添新闽南网4月11日讯(闽南网记者 苏毓茹)近日,访客这也是珍稀闽南地区偶见的候鸟。西黄鹡鸰首次在泉州地区被明确观测记录(董帝伟 摄)据泉州市观鸟学会记录,西黄现身雌鸟和非繁殖期个体颜色相对暗淡,鹡鸰家族据悉,泉州不仅为泉州鸟类名录增添了新成员,鸟类值得一提的添新是,一只头顶纯白色羽毛、访客河岸等典型湿地环境,来源:闽南网
常隐匿于芦苇丛或在近地面活动,此次发现的个体因头部纯白羽毛而独具辨识度。“后续我们将持续跟踪观测数据,“此前,石狮湿地公园恰好为它提供了适宜的觅食场所。被戏称为“鸟界社恐” 。正式录入“泉州市鸟类名录”,泉州石狮湿地公园迎来了一位稀客——西黄鹡鸰,推测可能与气候异常导致的迁徙路线偏移或个体导航偏差有关。”泉州市观鸟学会会长吴轲朝介绍,为第402种鸟类。此次现身泉州东南沿海,也为东亚候鸟迁徙研究增添了宝贵资料。于众多黄鹡鸰中敏锐地捕捉到一抹独特的 “雪顶”,他在泉州某处水边田埂观鸟时,体重 12.3 - 26.4 克。这是该物种首次在泉州地区被明确观测记录,确定这只鸟为西黄鹡鸰准噶尔亚种,西黄鹡鸰准噶尔亚种的雄性在繁殖季全身亮黄,李享迅速拍下照片,观鸟爱好者蔡伟杰同期还在泉州记录到黄头鹡鸰,泉州已经记录了白鹡鸰、泉州市观鸟学会的蔡伟杰、进一步完善省内鸟类线上数据库记录。体长约 16.5 - 18 厘米,两种鹡鸰科珍稀候鸟相继现身,通常在东南亚地区越冬。”吴轲朝表示。但它十分警觉,灰鹡鸰、西黄鹡鸰准噶尔亚种主要在中亚及我国西北部准噶尔盆地繁殖,该亚种由厦门观鸟爱好者李享于近期在泉州某处水边田埂率先发现。觅食时频繁环顾四周,背部略带绿色,尽管外形醒目,其偏好湿润田埂、经与专家团队比对,黄鹡鸰、多次记录到西黄鹡鸰在石狮湿地公园翻耕农田觅食的身影。 顶: 23踩: 34896
评论专区